最尴尬的姓氏在中国,姓氏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,我们的姓氏都是老祖宗一辈辈传下来的,自己家祖辈什么姓,我们就是什么姓。但,有些尴尬的姓氏,实在让人难以开口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,睾——睾这个字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,可是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,此字竟然也是姓氏之一,睾姓源自中国上古时期东夷部落首领皋陶,如今在我国的陕西西安、广西容县等地分布居多,睾姓即便用在男性身上,也会让人感到非常难为情。

操——如今操姓在全国大约有12万人左右,主要分布在安徽的芜湖和安庆地区。据说操姓与三国时期的大枭雄曹操有关。这个姓氏搁古代或者没什么,但在当今社会却有点类似骂人的意思。不管起什么样的名字,都不是很好听。因此一些人在结婚后,便让子女跟了妻子的姓氏。刁——刁氏在古代最早以国名为姓氏,古代有雕国,后来演化成了刁这个字。

第一个是苟姓,其实这个姓氏在以前是十分常见的,并且出现的年份非常的早。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就已经出现了,在秦汉时期一跃成为了常用姓氏,明朝的时候依旧存在,史书上记载的苟曾是当时的大理寺少卿。有史学家专门对此进行过考证,发现最早的苟姓是黄帝的后人。但是后来因为跟狗同音,不少后代都慢慢改了姓氏。第二个是毒,这个词在我们现在看来确实不是什么好字眼,如果遇到这样姓氏的人大概心里也会咯噔一下。

在以前汉族人因为深知这个词的意思所以从来没有人叫这个名字,当时鲜卑族跟汉族起了争执,因为他们想要更好的入驻中原,所以换了汉族的姓氏。当时正好是处于战争时期,他们认为死这个字能够显示出他们的军队的气势,可以让汉人听了就害怕,所以当时有一支大概一千多人的队伍统一改了这个姓氏。第四个是操姓,大家应该知道这个在我们现在看来就是骂人的字,它是在这四种姓氏中出现最早的,是根据殷商时期皇帝封的官职改编来的。

苟作为姓氏念gǒu。“苟”是形声字。小篆从艸,于声。隶变后楷书写作“苟”。《说文·艸部》:“苟,艸也。从艸,句声。”(苟,苟草。从艸,句声。)“苟”的本义为一种草名。借用以表示草率、随便。如“不苟言笑”、“一丝不苟”。引申指不正当的、不合礼法的。如“苟且之事”、“苟合”等。用作副词,表示时间,意为姑且、暂且。如“苟且偷生”、“苟延残喘”。
如《诗经·君子于役》中有“苟无饥渴”之句,意思就是希望再不忍饥挨饿。还用作连词,表示假设关系,如杜甫《前出塞》:“苟能制侵陵,岂在多杀伤。”苟姓源出:1、黄帝之子得姓者一十四人,其一为苟,2、相传舜之后有苟氏。3、春秋时楚大夫之食邑,以邑名为氏,4、春秋时晋大夫荀氏之后避难改称苟氏。5、苟,草名,由此草长之处多为丰饶之地,居者遂以苟为氏。